【導讀】熱門專業(yè)北美就業(yè)前景
數學和統計 (Mathematics & Statistics)
就業(yè)指數:0.48
平均薪資:$90,618
就業(yè)情況
在北美學數學,起跑就贏了,等于是獲得了一生的潛在優(yōu)勢。這也是出國性價比高的專業(yè)。還是那句話,要和local 競爭就要走差異化路線,拿我們的強項和別人的弱項競爭。求職方面,美國學數學的差不多有一半進入了Business +Finance,大約10%去了IT,10%去當數學老師了。還有大概20%會繼續(xù)深造。比如讀個MFE 等。
如果能學好數學建模、數學軟件技術、統計計算這三塊,基本是不用擔心留不下來,尤其是AI 當道的今天。硅谷和華爾街都可以通吃。
華爾街最喜歡的兩個專業(yè)就是物理和數學,據說分別占了招聘的1/6 和4/6. 主要是精算,quant, 買方基金, MBB 這種。即使你沒這么top, 全北美也有大量的大數據/算法/machine learning, 還有統計類/BA/Market analyst 的職位在等你。
提前準備
如果想提高求職競爭力,一定要加修一點的統計課。同時廣泛學習編程語言。
如果想做AI 類的工作的話,可以去Courser 把Andrew Ng 的課程還有Stanford 的幾門數學課學扎實了。
物理學 (Physics)
就業(yè)指數:N/A
就業(yè)情況
在北美,基本上本科level 的就有很多能去金融行業(yè),據說Oxford 是50%. 而且學位越往上,比例越高。所以這是一個很適合出國繼續(xù)深造的專業(yè),轉行或者不轉行都可以。因為物理學生的優(yōu)勢在于既有不錯的數學成績,又會點編程,通常又很聰明。IT, 金融,或者aerospace, mechanical, electrical 都能進。
化學/化工 (Chemistry/Chemical Engineering)
就業(yè)指數:0.16
平均薪資:$80,704
就業(yè)情況
生物和化學10 年前可能還相對挺不錯的,現在就真的江河日下了。很多制藥和化學公司都把研發(fā)放到了中國、印度這些國家,降低成本。并且相關產業(yè)還是比較傳統,比如涂料啊、輪胎啊、日用品之類的,沒有太能趕上這一輪的智能產業(yè)革命。
基本上在美國的就業(yè)方向分為產業(yè)界的無機、有機、材料和化學工程,以及學術界。
學術界的話,(留校做post-doc 或faculty)。首先就是找post-doc 項目難,這種學科不像CS 一樣能一兩年就搞出什么重大paper 出來,funding 也少。
好的學校競爭還特別激烈。如果是faculty 的話,所以需要一輪二輪的做post-doc. 如果特別熱愛這個學科的,這條路還不錯。再說產業(yè)界,化學周邊方向,應該是化工和材料相對好找一點,可以做chemical engineer 和processengineer,跟工業(yè)界對口一些。尤其是高分子,比如DuPont, Dows, 3M 之類的。不過制藥的已經輝煌不再了,因為研發(fā)成本實在太高,早就遷移到海外了。
提前準備
學好數學,學點編程吧。很多學化學和生物的其實都是當年高考分數很高的,想轉CS 還是可行的,只是會比較苦。按照產業(yè)分布去選校。建議有機、材料和化工方向的盡量去東部的學校,因為大的chemical 和日用品研發(fā)都在東部,比如3M, DuPont, J&J,P&G 這種。或者就是Focus 在能源這一塊,高分子催化劑什么的,可以去南部的Texas,Oklahoma 這種石油公司多的州。
生物/生工 (Biological Sciences/Engineering)
就業(yè)指數:0.18
平均薪資:$60,754
就業(yè)情況
在北美,生物指的是biological sciences 這個大類,里面可能會包括biochemistry, biophysics, biostatistics 等,有些學校會分的比較細。研究基礎生物學的,畢業(yè)出來就業(yè)面就很慘。出路好的能去藥企公司,剩下大部分就是去做博后,積累經驗,期待以后能找到教職,成功率不足5%. 實驗室里亞洲博后居多,中印韓為主。沒有Faculty 做,那就只能做博士后再博士后。
提前準備
這一行業(yè)的創(chuàng)投圈還是挺火的,新興的生物公司大部分都是采取教授型企業(yè)家創(chuàng)業(yè)+風投融資的形式。所以如果運氣好,趕上一個有牛Patent 的想下海的教授的話,可能就翻轉了。
機械工程 (Mechanical Engineering)
就業(yè)指數:0.41
平均薪資:$80,632
就業(yè)情況
像ME 這種從工業(yè)革命就屹立不倒的學科,自然有它的道理。任何時候只要有水平的ME都是不用愁的,而且是越老越吃香。一個IT 公司可能只有幾年生命,但要說哪天波音不造飛機了,福特不造汽車了,Cummins 不造發(fā)動機了,這是難以想象的。
之所以在就業(yè)指數上偏低只有0.5,是因為這行業(yè)很多軍工和航空企業(yè)只招收綠卡生,國際學生吃這個虧。所以好的策略是分兩步走,先利用中小公司積累經驗換身份,然后再去大公司。這些中小公司大多也都是波音、LM這種企業(yè)的contractor. 學到的技能完全是可以遷移的。 中小企業(yè)自然起薪就低一點,但拿薪資換時間和經驗。等到攢夠了,跳去大公司,很多有經驗的ME,待遇一點不會比軟件工程師差。而且所在行業(yè)特別穩(wěn)定,基本不會經歷太大的動蕩。 近兩年不少ME的小碩會選擇轉行去CS,如果你編程玩的溜,這完全是可以的。ME是所有工科里和CS第二接近的了(僅次于EE)。 這個專業(yè)的本碩比博士好找。原因是工業(yè)重應用和經驗,而不是學歷,phd的路子就會窄一點。 此專業(yè)的劣勢在于相對其它high tech公司,ME的身份限制更多。此話不假,絕大多數大公司要入門至少綠卡。真正的defense,aerospace, nuclear等最核心部門要進去還要security clearance. 提前準備 中國ME學生在北美找工作主要靠三大技術:有限元分析FEA (Finite Element Analysis),流體力學CFD (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)和NVH(噪音振動),其中前兩個是大頭,基本所有公司都要。所以,掌握幾個軟件是必須的,比如ANSYS/ABAQUS,還有Mat lab. 在工作初期,不要太看重薪水,因為大公司你進不去,這時候就是拿時間換空間。一定要多看多學,就是找個senior engineer帶著。機會成熟了就可以跳去更好的機會了。 搞清楚目標行業(yè)的公司分布在哪個區(qū)域,比如航空在華盛頓和加州, 汽車在鐵銹區(qū)等。
免費獲取留學規(guī)劃方案,您可以通過以下4種方式聯絡我們:
1、歡迎致電啟德教育客戶服務中心400-1010-123;
2、歡迎 點擊這里 進行網絡咨詢;
3、添加啟德官網微信,可立即咨詢;
4、填寫表單,我們會在1-3天內為您提供專業(yè)的服務。
手機請直接輸入:如1860086xxxx
座機前加區(qū)號:如01059992xxxx
請輸入您的電話號碼,點擊通話,稍后您將接到我們的電話,該通話對您完全免費,請放心接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