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導讀】3月25日也就是本周日,凌晨1點會靜悄悄滴變成2點,這就是大家熟知的英國夏令時(Daylight Saving Time)。那被\"偷\"走的一小時哪去了?小編這就給大家小小普及下夏令時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..
據(jù)說,最早有夏令時構(gòu)思的是本杰明·富蘭克林,他在擔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期間,習慣當時美國農(nóng)村貴族的早睡早起生活,但發(fā)現(xiàn)法國人要睡到10點才起床,夜生活過到深夜。于是他給《巴黎雜志》的編輯寫了一封信,信上說法國人的生活習慣浪費了大好的陽光,建議他們早睡早起,這樣能夠節(jié)約6千4百萬磅蠟燭。只是他當時并沒有建議實行夏令時,而是建議人們應該早睡早起。因為當時根本還沒有統(tǒng)一的時區(qū)劃分。夏令時在英語里就是“節(jié)約陽光時間”的意思。
后來,1907年,英國建筑師William Willett在晨練時,猛然意識到,倫敦人似乎把夏天的美好的晨光睡去了一大半,實在很浪費。因此他想到,在夏天日出較早、日照時間比較長的時候把時鐘調(diào)快,可以節(jié)約能源,也可提供更多時間來訓練士兵。之后,發(fā)表了他的倡議書——The Waste of Daylight(浪費日光)。一年后,William得到了一位國會議員的支持,所以,第一份《日光節(jié)約法案》也被正式提上了議程??上У氖?,該法案未能通過,并在之后的幾年中,也不曾有任何進展。
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(zhàn)的爆發(fā),人們意識到節(jié)約能源變得愈發(fā)的重要;當時,與英國敵對的德國和奧匈帝國最先在1916年4月30日開始使用夏令時,同年的5月21日,英國也首次使用了夏令時。只是,William沒能看到這一天的到來。
據(jù)悉,因為William名氣不及本杰明·富蘭克林,所以很多人都把本杰明·富蘭克林當為夏令時的發(fā)明者卻忽略了William Willett...
小伙伴們是不是沒想到,在這夏令時背后,還有這么一段有趣卻又略帶傷感的故事...好啦,今天就普及這些啦!話說回來,3月24號晚上,寶寶們記得早點上床睡覺喲!
手機請直接輸入:如1860086xxxx
座機前加區(qū)號:如01059992xxxx
請輸入您的電話號碼,點擊通話,稍后您將接到我們的電話,該通話對您完全免費,請放心接聽!